发布时间:2025-04-05 19:17:19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38个试点村在2018年累计盘活集体林地、草地、水域、四荒地1.1万亩,闲置撂荒土地2万余亩,闲置农房552套,充分挖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和自然风光价值,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
当前,面对国外复杂严峻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宏观政策有充裕的空间、丰富的组合工具箱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成功经验,有能力推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持续巩固,宏观杠杆率稳中有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隐患有序化解,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得到妥善应对,各种金融乱象得到坚决整治,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也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促进各地区各领域减少债务、轻装上阵。
过去两年间,我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迅速处置和化解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优势地位,不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全球抗疫、国际产能平稳、国际供应链顺畅做出了积极贡献,我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得到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经受了考验锻造。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累计形成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48家。我国始终坚持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举措,截至2021年底,全国市场主体达到1.54亿户,当年新设市场主体2887.2万户,同比涨幅高达15.4%,在疫情持续冲击下展现出了较强活力和信心。制造业生产稳中向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确保各项优惠尽快直达企业。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一步提高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创新力、竞争力,推动部分企业扭亏为盈,重要基础产业活力显著增强。而在政策发力的角度上,应坚持直接拉动和间接促进的两手硬、双协调——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直接扩张和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总需求。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间接促进也在三个层面有序发力,并集中体现为以下三个核心政策:一是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将符合条件企业的养老保险缓缴期限由原定的第二季度延长到2022年年底,仅这一项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轻当年的资金负担约4500亿元,约占上述行业当年度新增贷款的8.5%左右,将对保障企业流动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的企业,在今年年底前按照每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新增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万亿元以上,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行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
稳基本:保市场主体、稳居民就业 稳基本是指有效稳住当前的经济总量、生产经营和企业运行。二是支持促进大学生就业。
退,就是扩大增值税进项留抵退税范围,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范围。在优化政府采购结构上,一是提升合同的直接性和适应性,政府采购工程要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根据项目特点、专业类型和专业领域合理划分采购包。第三,明晰资产产权,拓展可交易空间。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的项目资产,包括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等。
在加强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管理和结余资金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按规定收回统筹使用,对不足两年的结转资金中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收回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支持的领域。财政政策创增量的关键是扩大投资规模,并加大政府购买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力度进一步推进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政策衔接,企业申报退税的出口业务,因无法收汇而取得出口信用保险赔款的,将出口信用保险赔款视为收汇,予以办理出口退税。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财政政策稳增长、促流量的关键是做好政府、市场和居民的流量促进和管理工作。
第二,针对三类资产,创新盘活机制。5月25日,国务院召开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县(区)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工作部署。
稳基本:保市场主体、稳居民就业 稳基本是指有效稳住当前的经济总量、生产经营和企业运行。第三,明晰资产产权,拓展可交易空间。
将符合条件企业的养老保险缓缴期限由原定的第二季度延长到2022年年底,仅这一项将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轻当年的资金负担约4500亿元,约占上述行业当年度新增贷款的8.5%左右,将对保障企业流动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拓宽失业保险留工补助受益范围,由中小微企业扩大至受疫情严重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所有参保企业。财政部将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对出口退税信用好的企业阶段性实行3个工作日内退税到位,提升对出口企业流动性和商业信用交易的支持能力。建立并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财政政策稳基本的总体策略是减、退、缓。表面上看,该类政策并不对市场主体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也不对经济运行带来直接的扩张效果,但对于稳定经济的基本盘,有效保障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维护就业形势稳定将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
三是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通过支持其采用进场交易、协议转让、无偿划转、资产置换、联合整合等方式,盘活长期闲置的存量资产。自7月1日起,将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受到疫情严重冲击,对就业和人民生活又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从7月至年底将实现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税1420亿元,约占上述行业年度新增贷款的20%左右,对企业流动性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三是支持市场主体增加流量。这三类资产包括:存量规模较大、当前收益较好或增长潜力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资产,包括交通、水利、清洁能源、保障性租赁住房、水电气热等市政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园区、仓储物流、旅游、新型基础设施等。
多措并举解决投融资受阻问题,进一步联动金融等政策支持,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5月27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第三批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资金预算的通知》,明确该批资金列入2023年预算,资金实行国库单独拨付,库款于2022年先行单独调拨。
一是扩大政府收入,主要是盘活存量和预算的跨年度调拨。在前期政策支持的基础上,进行两方面的拓展:一是行业拓展。地方财政根据自身能力对支小支农担保业务保费给予阶段性补贴等。5月30日下午,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布置落实有关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有效扩大投资和消费、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等八个方面财政政策,并从稳基本、创增量、盘存量、促流量四个层面综合发力。
一是财政向市场主体注入流量。主要是督促指导地方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尽快分解下达资金,及时做好资金拨付工作。
在专项债发行使用上,要求将今年已经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并协调货币金融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第二,要扩大消费性支出。
退,就是扩大增值税进项留抵退税范围,将更多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留抵税额政策范围。而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就是形成持续而稳定的流量,给发展以支持,给创新以激励,给风险以纾解。
主要包括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使用和支持政府投资项目的模式创新两项。主要是结合留抵退税、项目建设等需要做好资金调度、加强库款保障,确保有关工作顺利推进。财政政策创增量的关键是扩大投资规模,并加大政府购买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力度。从短期看,要着力做好六保,关键是保市场主体。
盘存量:着力盘活存量资产,有序管好存量资金 为保持经济大盘的稳定,财政政策一方面要提升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政策力度并靠前发力。第一,严格存量资金管理,加大盘活力度。
五是支持纾解居民债务。原载于《中国财政》2022年第13期 进入专题: 财政政策 中国经济 。
创增量: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 创增量是指为经济规模的扩张提供总需求增量,并带动总供给扩张。主要是支持重点企业融资或提供绿色补贴,如支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等安排。
欢迎分享转载→ khzqr.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